急性肝损伤(acute liver injury,ALI)是指原无肝病或虽有肝病但处于稳定状态者,直接或间接暴露于各种肝损伤危害因素后,在2周内造成肝脏功能急剧恶化,表现为乏力、食欲下降、恶心、呕吐、上腹不适、黄疸等症状,合并肝脏酶学、胆红素、凝血功能等相关实验室指标异常的一类临床疾病。[1]
急性肝衰竭 (acute liver failure,ALF) 属于ALI的严重阶段,是由于短期内大量肝脏细胞坏死或受损,导致肝脏合成、解毒、代谢和生物转化功能出现严重障碍或失代偿,合并以黄疸、凝血功能障碍、肝肾综合征、肝性脑病、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。
ALI的分类
临床中可以诱发ALI的因素繁多,从病因学角度对ALI进行分类,可将ALI分为药物性肝损伤(drug-induced liver injury,DILI)、中毒性肝损伤(toxin-induced liver injury) ,创伤性肝损伤(trauma-induced liver injury) 、感染性肝损伤(infection-induced liver injury) 、缺血性肝损伤(ischemic-induced liver injury,ILI)、妊娠相关性肝损伤(pregnancy-associated liver injury,PALI)、物理性肝损伤(physical agents-induced liver injury)及其他肝损伤。
ALI的病因分类、可能的机制及常见疾病举例
注: 本表所列项目只涉及急诊常见的疾病或情况,未覆盖全部内容; 标*疾病的发病机制不明确
ALI的诊断
考虑到ALI的可变性及非特异性,明确诊断通常取决于对病史、症状、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的整合。
患者存在肝毒性物质或肝毒性药物接触史,病毒、细菌或寄生虫感染(地区寄生虫流行病学作为重要参考),肝、胆其他疾病等病史,2周内出现厌食、呕吐、伴或不伴有黑便、腹胀、嗜睡等症状,同时伴有皮肤及巩膜黄疸、肝大、腹水等体征,辅助检查显示肝功能异常,即可初步诊断为ALI。病史采集有助于发现ALI的危险因素,包括新增的药物、草药和营养补充剂,潜在的病原体暴露,旅行史,疫苗接种史等。
针对重症患者,应首先评估患者的呼吸、循环及神经系统。在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并急救后,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。根据病史与体格检查的情况判断患者是否有可能存在ALI的情况,如果可疑,则立即进行血清ALT、谷草转氨酶(AST)、ALP和血清总胆红素(TBiL)及PT检测,以评估是否存在ALI和肝损伤的严重程度,同时应根据分类尽快明确病因。
急性肝损伤一般评估流程
ALI的治疗
基本原则:尽早识别并纠正可逆病因,合理选择药物治疗,适时进行肝脏替代治疗,积极防治并发症。
保肝药物属于临床常用的药物之一,具有改善肝功能、增强肝脏解毒功能、促进肝细胞再生、抑制肝脏纤维化等作用。目前此类药物品种很多,根据药理作用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类:
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:多烯磷脂酰胆碱
抗炎类药物:甘草酸制剂
解毒保肝药物:谷胱甘肽
抗氧化类药物:水飞蓟制剂和双环醇
利胆类药物:熊去氧胆酸(UDCA)、腺苷蛋氨酸(SAMe)
基础代谢类药物:辅酶A、辅酶Q10、水溶性维生素、肌苷、门冬氨酸鸟氨酸
微生态治疗:益生菌
ALF的治疗
目前对ALF的治疗缺乏特效药物及手段,以对症治疗为主,积极防治并发症。
《肝衰竭诊治指南(2024年版)》[2]中提到并发症包括:脑水肿、肝性脑病、感染、低钠血症及顽固性腹水、AKI及肝肾综合征(hepatorenal syndrome,HRS)、消化道出血等。
门冬氨酸鸟氨酸:多重机制保护肝脏
门冬氨酸鸟氨酸具有多重肝保护作用机制,门冬氨酸可以促进肝细胞核酸的合成,并促进三羧酸循环,增强肝细胞能量供应,从而恢复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,起到退黄降酶、促进肝脏代谢的作用,间接参与谷氨酰胺的合成,生成谷胱甘肽,抵抗氧化损伤,鸟氨酸可促进尿素循环,解毒降氨,有效防治肝损伤/肝衰竭的并发症。
参考文献
[1]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,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.成人急性肝损伤诊疗急诊专家共识[J].中国急救医学,2024,44(01):5-12.
[2]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,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.肝衰竭诊治指南(2024年版)[J].临床肝胆病杂志,2024,40(12):2371-2387.
学术海峡品质认证!福州海峡是全省唯一获得“润致斐然”双导师认证机构
06-072025中国眼整形金刀赛南部赛区专家评委,来自泉州!他太牛了!
06-27《以美之名》女演员来海峡do脸!春晚同款机器人携机器狗尬舞引围观
06-07